有項研究表明:
孩子在18歲之前,學校教育的影響占30%,社會教育的影響占10%,而剩下的60%,全來自家庭教育。父母是孩子的指路人,但也不是每個父母一開始就完全稱職,而是在漫長的修行中,一步步走向成熟。做父母有四個層次,對照一下,您處在哪個層次呢?
第一層:肯為孩子花錢 今年夏天,一股帶孩子見世面的風氣席卷了朋友圈。有帶孩子去英美名校參加研學的;有給孩子報名了各種體育夏令營,比如沖浪、帆船、冰球的;有帶著孩子在國內外旅游,打卡各種網紅景點的……各種高大上、見世面的背后,卻是動輒幾萬、甚至十幾萬的價格。“月薪三萬,還是撐不起孩子的一個暑假?!?/span> 他們先是在名校附近購置了一套昂貴的學區房,又為了讓女兒能夠快速交到新朋友,在家舉辦了一場豪華的派對。為了參加入學考試,他們為女兒安排了從早到晚的各種才藝培訓,自己也從形象到談吐進行了一系列改頭換面……可結果呢,孩子疲憊不堪、失去了童真和笑容,家長也被層層加碼的花銷累垮。很多父母為了孩子教育很舍得花錢,但物質付出只是對孩子最低層次的滿足,并不能和愛劃等號。最低層次的父母只重視物質付出,卻忽視了孩子的內在情感及心理需求。 第二層:肯為孩子花時間 電視劇《大考》中,田雯雯的父母從小忙著賺錢,把她丟給了奶奶,一年也回不來幾次。因為長期缺少父母的關愛和陪伴,田雯雯變得敏感又脆弱,跟父母之間產生了難以逾越的隔閡。家里遭遇小偷,她害怕得要死,卻寧愿選擇求助居委會,也不肯告訴父母;生病發了高燒,也不期待從父母那里得到關心; 別的孩子高考時都有家長陪同,她卻一個人迎戰,結果卻被洪水困在家中,差點錯過考試,甚至危及生命。 第三層:肯為孩子學習 心理學家武志紅老師曾講過這么一個故事:一對音樂家父母,希望自己的兒女能在二胡上有所成就,從小對他們進行傳統又嚴厲的“棍棒教育”。久而久之,兒子越來越抗拒拉二胡,直言這輩子都不想再碰它。女兒雖然沒有放棄拉二胡,卻對父母產生了深深的仇恨,并與父母斷絕了來往。《新中式父母》里有這樣一段話: 這個世界上,有兩類父母。 一類是“吃老本型”,他們使用過去自己接受的一套教育方式來培養孩子,假如孩子表現不好,他們通常只會認為傳統教育沒有問題,是孩子有問題; 另一類是“學習型”,他們會去探索與時俱進的教育方式,假如孩子表現不好,他們會反思,然后尋找更好的方式來教育孩子。 北大博士奕戈,初中時因為整天沉迷游戲,成績一落千丈。他的父親沒有打罵,也沒有逼他,而是開始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。他主動學習教育知識,學習如何引導孩子,還認真做筆記,睡前與兒子分享今日所學;兒子學習壓力大,情緒不好,他就根據所學的知識,幫他疏導調節;為了讓教育更有說服力,他還拉著全家一起斷網斷電視,自己在屋外陪著孩子一起看書。在父親的努力下,奕戈成功戒掉了網癮,最后逆襲考上了北大。白巖松說過:不是當了父母就天然是合格父母,父母是需要終身學習的大行當。教育孩子的過程,就好像是給一棵小樹澆水。若想要給孩子源源不斷的滋養,就必須擁有一泉取之不盡的活水。而這泉活水,正是來源于父母不斷地學習。如果養育過程中你愿意不斷總結經驗,反省自己,及時更新教育理念,那么恭喜你,來到了做父母的第三層。 第四層:肯為孩子改變 孩子就像一面鏡子,映射著父母的影子。當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,很多父母都喜歡把問題歸咎于孩子,逼著孩子去改變。但真正高層次的父母,愿意為了成就孩子改變自己,甚至把自己活成孩子的教科書。紀錄片《人生第二次》中,42歲的黃妹芳高中畢業就遠走他鄉,一直在外打工。兒子即將升入初中,為了孩子能夠繼續留在深圳讀書,她毅然決然做了一個驚人的決定——通過考取本科文憑的方式落戶深圳。幾十年未接觸書本,想要考取本科談何容易。她每天忙成了陀螺,白天努力工作,晚上回家后還要做家務、督促兒子做功課;直到夜深了,家人們都熟睡了,她才有時間坐在昏暗的飯桌前,一邊認真聽著視頻課程,一邊認真地做筆記。 就這樣,黃妹芳通過不懈的努力,不僅成功考取了山東大學的本科生,還從一線女工做到“線長”。在媽媽每天挑燈苦讀的影響下,從前調皮搗蛋的兒子也深受感染,全身心投入學習。每天晚上,母子二人在書桌前互相激勵,朝著各自的理想一起努力。教育專家賽西·高夫說:“我們之所以成為父母,不是要我們去書寫孩子的人生,而是為了凈化我們的心靈,讓我們徹頭徹尾地改變自己?!?/span>教育孩子的本質,是父母的自我教育。當父母敢于突破自己,活出自己的精彩,自然會成為孩子人生路上的那盞明燈,指引他不斷向前。 白巖松說過:“不是當了父母就天然是合格父母,父母是需要終身學習的大行當?!?/span>每個優秀的孩子背后都不是偶然,而是父母努力修行的結果。對照看看自己處于哪一層,然后朝著更優秀的父母前進吧。 *本文部分圖片來源于圖蟲創意。
“帶女兒一趟出國研學,中產直接變破產?!?/span>
有時候真覺得,我們這一代當父母的,是最舍得為孩子花錢的一代父母。尤其是教育方面,不惜砸鍋賣鐵也要讓孩子成才。可往往收效甚微,還給家庭經濟帶來嚴重的負擔。印度電影《起跑線》里的米塔夫婦,為了能讓女兒擠進私立小學,贏在起跑線上,可謂是拼命砸錢。
田雯雯的父母以為多賺點錢,把孩子接到身邊就好了。卻不知道,對于一個孩子來說,再豪華的房子,都比不上爸爸媽媽陪在自己身邊。童年缺少陪伴的孩子,內心有一片情感的荒漠。香港首位女特首林鄭月娥,平日工作特別繁忙,但她總是會盡可能抽出時間陪伴孩子。她在接受采訪時說:“我兩個孩子小時候,從來沒有請過一個工人,煮飯都是我親自做,我覺得這個很重要,孩子要感覺到媽媽是在照顧他?!?/span>兩個兒子考到英國讀書,她甘愿放棄行政職務,申請降職調至倫敦辦事處,只為了能夠多陪伴孩子。足量的陪伴和滿滿的關愛,給了孩子無限正能量。兩個兒子長大后都跟她特別親近,還特別優秀,都畢業于知名學府劍橋大學。孩子成長的每個階段,父母的角色都無人能替。生命之初的懷抱和回應,幼年階段的關愛和引導,少年時期的肯定和支持,這些都是孩子安全感、幸福感和自信心的來源。只有父母投入時間和精力,和孩子建立情感鏈接,才能不斷滋養他的內心,給予他披荊斬棘的底氣。